岁月如歌,一幕幕往事历久弥新。从1927年南昌起义的一声炮响,到如今中国人民解放军已走过95载征程。身披戎装时保家卫国,告别军旅后本色不改。让我们来听听家住东太湖度假区的三位老兵和他们珍藏老物件背后的故事,一起致敬“最可爱的人”。
一张熬夜背诵的对数表
讲述人:沈根燚
年龄:72岁
从军时间:5年
(沈根燚站在130毫米火箭炮前)
今年72岁的沈根燚是松陵人,于1970年参军入伍,时年20岁。1975年6月,本可以留在部队的他,因家中母亲病重,于是申请办理了退役手续,回老家照顾母亲。
“我当时已经在准备留部队的第三次体检了,但是家里更需要我。”沈根燚说。
沈根燚是山东莱阳某侦察连的一名炮兵,他所在的部队也就是现在的火箭军的前身。身为一名炮兵,他的主要任务是做试验,搞测算,计算敌方的目标坐标与自己炮阵地的距离和方向。
“那时候,中国的火箭炮还在起步阶段,炮是靠人力和马车来拉的。”沈根燚说,在还没有计算机的年代,这些数据完全靠他们背下对数表后进行人工计算。
“作为一名炮兵需要把七位数的对数表背得滚瓜烂熟。”沈根燚告诉记者,晚上宿舍熄了灯,他就在被窝里继续背对数表,没有一个晚上不是如此。他所在的计算班有8个人,都是经过层层选拔考核后留下的,他自叹压力巨大。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沈根燚记得,有回一名战友算准了距离,但搞错了方向,结果误伤了老百姓。
1973年,沈根燚在部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至今也快50年了。他告诉记者,加入共产党,跟着组织走,才有光明的未来。
1975年,从部队复员的沈根燚回到吴江后,进入松陵粮食局下属的粮校,负责培训粮食系统骨干。“东风快递,使命必达”,身为曾经的“东风快递员”,沈根燚很自豪。
一台“退休”的发报机
讲述人:姚学光
年龄:85岁
从军时间:8年
(图为姚学光演示操作发报机)
今年85岁的姚学光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至今已有66年党龄。
1957年,因家贫辍学,初中仅读了一年的姚学光应征入伍,开始长达8年的军旅生涯。他说,自己从小就向往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保家卫国,守护人民。
入伍后,姚学光去上海浦东高桥的探照灯团当无线电报务员,在战场后方负责用发报机接收和发射电码,是战场上的“通讯员”。
“我收发电码速度快,反应也很灵敏。”说起自己在部队中的表现,姚学光很是自豪,他曾经通过发报机拍发数字类电码,最快一分钟可以发120个,接收180个,“当时整个班20多人只有我一个人能做到”。当兵第二年他就达到了二级技术能手标准,还拿到过“优等技术能手”奖状。
1962年,台海局势紧张,因为在部队中的优异表现,姚学光被派往前线,在淮阴、大丰一带打游击,“我们背着无线电台跟着飞机到处跑,飞机经过哪里我们就到哪里。”姚学光回忆,那是最艰苦的一段日子,居无定所,常常烂泥地上将板一铺就睡了,而耳朵长时间听着超低空飞机的轰鸣声,造成耳膜被击穿,听力受损。
1965年,姚学光退役回到吴江,恰逢当时的吴江邮电局开设民用报务专线,他顺利成为第一批入职的报务员之一,将部队所学用于工作中,兢兢业业直到退休。
退役时,姚学光带回了一台“退休”的发报机,一直珍藏至今。“吴是0702,江是3068,不信你翻。”姚学光笑着对记者说,翻开《标准电码本》,记者很快找到了对应答案,一字不差。
一面对发报机,姚学光专业的架势立马展现了出来,“滴答滴答——”他情不自禁地操作了起来,“我刚才打的一串就是‘thank you’的意思。”姚学光笑着说。
1974年,中央军委决定取消探照灯部队,辉煌了24年的探照灯兵最终从人民解放军的建制中消失了,但这“滴答滴答”的声音永远在姚学光的脑海里回响。姚学光坚定地认为,退役不褪色,老部队的军魂永远扎根在心中,军人本色代代相传。
一枚“北戴河休养留念”胸针
讲述人:张超
年龄:91岁
从军时间:12年
(图为张超的胸针)
张超老人今年91岁了,他原籍上海崇明,1951年为响应国家抗美援朝的号召,在太仓入伍当兵。当时,19岁的张超高小毕业,去太仓找姑姑,看到街上敲锣打鼓地欢送参军队伍,他就萌生了参军的念头。张超告诉记者,如果当初没有参军入伍,选择回老家务农,就错过了太多宝贵的人生经历。
张超没有如愿上前线,而是去上海空军某部队学了医,成为一名军医,内外科兼修。12年的军旅生涯中,他一直负责为军队里的伤病员看病和做一些医疗卫生工作。
1956年,张超在部队入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1963年,作为一名正排级干部,张超面临转业,当时摆在他面前的有三个选择,一是回老家,二是去常州,三是跟着家属来吴江。“我选择了第三种,我爱人在吴江人民医院工作。”张超笑着说。
张超先是在芦墟卫生所工作,随后调到刚成立的平望地区医院,之后服从组织调配,“跨行”到了房管系统,历任震泽、平望、盛泽、松陵房管所负责人,最后于1992年光荣退休。
1985年,张超被苏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作为吴江仅有的两名代表之一,去位于秦皇岛的北戴河休养了半个月时间。“那时候去北戴河休养是莫大的荣誉。”他至今珍藏着那枚枣红色的“北戴河休养留念”胸针。“这不仅仅是一趟游学之旅,更是人生中珍贵的财富。”张超说。(作者:苏军)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