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带你去村里瞧瞧,看和别的村有啥不一样。”农历三月的里下河地区,春风和煦,邵茂同站在村口热情地说。他是江苏兴化市千垛镇徐圩村的“当家人”,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
“猜猜树龄有多长?”进村第一站古槐园,顺着挺拔的树干仰望,邵茂同说:“整整126年!”
老槐树是八旬村民周元英家祖上种的,见证了这一家四代人的生活变迁。前些年,家里人要卖掉这棵树,价格都谈好了。邵茂同得知后,心急火燎地赶过去,愣是把树“抢”了回来:“想卖,村里买了;要是不卖,树还属于你们家,我们帮忙管护好。”
一棵树的故事,折射了徐圩村守住乡土风貌和生态底色的决心。
邵茂同从小生长在里下河地区,他觉得,要想在发展的同时留住“乡愁”,就要少砍树、少填河、少拆房,最大程度保持原有庄台肌理。这些年,村里槐树、榆树、凤阳树等10多个树种800多棵树,完好无损地保留下来;疏浚河道9条共2650米,碧波荡漾常年环绕村庄;抬头所见,村居民宅是清一色的青砖白墙黛瓦。
村中心位置有亲子园,儿童游乐设施一应俱全。住在一旁的王桂芳大妈打开窗户,探着身子说:“过去这里是条臭水沟,一到夏天臭气熏天。村里整治后建了亲子园,每逢双休日,这里可热闹了。”
在“针灸式”改造理念下,臭水沟变身儿童乐园,圩岸桥得到修缮,添了二十四节气文化长廊。“像不像油画里的乡村?”邵茂同一脸自豪地反问。
这两年,邵茂同脑子里装的,除了让村子变得更富有诗情画意,便是构思这个鱼米之乡的发展蓝图。
徐圩村稻麦两季,种植面积稳定在1400多亩。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前提下,村里依托优良的生态、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便捷的城郊区位优势,持续推进农旅融合,引进两家农业企业,逐步形成了瓜果采摘、水产养殖、优质稻米、湿地旅游、垂钓餐饮、苗木基地六大产业,还和旅行社合作推出旅游套餐,让好风景变成好“钱”景。
江苏万丰高效农业有限公司扎根村里已有九年。没有疫情的时候,万丰农场采摘园里热闹非凡。采摘园共700亩,日常用工60人左右。农场负责人周庆光说,临时工一天工资70到90元,固定工一年3万元左右。
沙庆寿老人家里的10亩田流转后,老两口就在农场里打工。“土地流转费加上我们俩的工资,一年有7万元不少了。”沙庆寿乐呵呵地说道,儿子媳妇在外打工有着稳定的收入,孙子孙女也都考上了大学,小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去年旺季一个月我们的麻辣小龙虾线上销售了100多万元。”32岁的沙淘是徐圩村人,大学毕业后外出经商。2016年,他回乡和姐姐创办了壳知味食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香辣蟹、小龙虾等家乡水产品的深加工,每年能为家乡养殖户增加10多万元的收入。
“村里像沙淘这样的能人还有不少。”邵茂同说,这些能人致富不忘乡亲,纷纷响应村里号召回乡创业,带动了一方乡亲共同增收。2021年,徐圩村村民人均纯收入约3万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则突破了150万元。
时近傍晚,炊烟四起。沿着田间小路,邵茂同边走边说,村里还要搞农家乐、开民宿,未来这里景色会更美,村民更富足。(作者:张玉峰)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