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管齐骏于中华艺术宫谈画中红楼、艺术家丁筱芳在刘海粟美术馆谈中国画的创作之路、瑞士著名平面设计师乔纳斯·维格利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谈书籍装帧设计……国庆长假期间,有10多场艺术讲座于上海的各大艺术展馆、创意园区举行。艺术讲座已成为申城文化生活的新热点。
据了解,上海博物馆每年举办艺术讲座约200场,很多讲座信息一公布,立刻被热情的观众“秒抢”;中华艺术宫每年举办艺术讲座约120场,小小的演讲厅经常涌进两三百位听众。艺术讲座不仅是不少公立艺术展馆的“常规项目”,也为许多民间艺术机构所青睐。
名家指点迷津,N场讲座只为一个展览
上海全年举办展览的数量在500个左右,平均每天都有一两个展览开展。如何让这些展览不仅仅是人们拍照时的“背景板”?围绕展览本身,很多艺术展馆在公共教育方面狠下功夫,举行各种特色的艺术讲座,让更多艺术展览为公众所乐享。
“竹素流芳———周颢艺术特展”是上海博物馆前不久举办的专题展览。相比书画、陶瓷,竹刻是稍显冷僻的艺术门类。为让普通观众理解竹刻艺术,上海博物馆精心策划了3场普及讲座。“周颢本身并非职业的竹人,而是一位擅长诗文、精通书画的文人。选择竹刻,不仅受家乡嘉定地区竹刻传统的影响,更是因为周颢觉得这种手工艺的形态可以很好地表达自己在艺术上的追求和见解。值得一提的是,竹刻这一艺术形式在很大程度上见证着工艺美术与文人艺术之间灵光的碰撞……”听完上海博物馆工艺部副研究员施远讲解《周颢的艺术》,再回到展厅现场,不少观众在展品前久久停驻。
上海油雕院美术馆举办的“精神的融合———周碧初文献展”,同样是近期申城的热门展览。为什么展览名称冠以“文献”二字?为什么周碧初的教学笔记、素描本、证件等生活物件会悉数出现在展览中,甚至包括了1939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展出于上海大新公司四楼画厅的“周碧初、朱屺瞻、陈抱一、钱鼎、宋钟沅联合油画展览会”海报?一连数场艺术讲座为观众指点迷津。“结合与艺术家生活、创作有关的各种文档、资料、信札、出版物、手稿、实物等文献进行展示,观众不仅能够了解艺术家的作品,也能了解艺术家的生平和艺术历程,从而获得艺术作品之外的另一种收获。”针对此次展览的首场讲座《文献展的学术意义和文化价值》,就解开了人们的不少疑团。
前不久,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举办的《敦煌·生灵的歌》特展曾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比展览更给力的是展方为观众备上的一连12场讲座,从敦煌艺术与中古传统绘画、敦煌壁画中的中古历史与社会一直发散延伸至敦煌壁画中的服饰、敦煌传统与当代的对话等主题。
有专家指出,时下美术馆的理念正在发生变化:最初以藏品为主,进而以展览为主,如今以教育为主,而艺术教育的重点就是艺术讲座,这是美术馆社会价值的体现,也是应当肩负的社会责任。
谈论艺术的时候,拥抱的其实是生活
“我们现在认为是现代艺术先驱的一批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的艺术家们,不但定期或不定期在沙龙展出作品,而且确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知名的‘沙龙画家’”。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马琳于中华艺术宫主讲的“展览改变艺术”系列讲座,今年5月至今已经举办5场。
“这段时间,观众问我最多的就是‘为什么我看不懂现当代艺术’、‘为什么很多怪甚至是丑的东西会被称为艺术’。”马琳说。退休工人高为钢先生起初正是这样的观众,越是看不懂当代艺术就越想弄懂它们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连续4场讲座听下来,他坦言自己似乎“豁然开朗”,“通过艺术史上一系列重要展览将艺术史串联起来的这一系列讲座,让我这个总也记不住历史年份的人一下子记住了艺术史上的重要节点。现当代艺术好像也没那么难懂嘛,我觉得它是有逻辑性的,就像做数学题一样,每一步的发生都有迹可寻。”现在的高为钢,生活中的一大乐趣就是泡在各种艺术类公众号推送的文章上,并踊跃地发表着自己对于艺术的看法,比如新近敲下的这句“艺术没有懂与不懂,只有能不能感受”。
前不久举行的大观艺术讲堂,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孙逊与听众分享他是如何以中国丰富的艺术收藏品的名义再读中国文学史,又是如何让自己的古典文学研究从艺术收藏品中获得灵感和线索的。而在兴园创意园区的“云艺术”讲堂上,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系教授王远谈论着艺术与生活无法脱离的关系,“只要我们还有生活的热情,就无法回避艺术的存在”……时下不少艺术讲座,谈论的已经不仅仅是艺术了。它们注重跨界性,将古今中外艺术欣赏作为原点,突破着传统模式化的话题,以随意的状态、愉悦的感受激发着、人们发现美的兴趣。王远告诉记者:“我们现阶段校园里的艺术审美教育并不十分令人满意,社会公益性的艺术讲座作为针对普通人群的一种补充教育,为人们打开了通向美的另一扇门。”马琳则坦言,在欧美一些国家,讲座、论坛等艺术教育活动早已成为生活的一个部分,除了知识的传授,还有分享、交流,如同一个社会大课堂。“艺术离生活并不遥远,审美是安顿生活的一种方式。”(范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