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申设计的《事事如意茶具组/开门见喜茶具组》
作为北京国际设计周的主体活动之一,由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的“汉字之美”创意设计国际论坛暨2016全球青年设计大赛颁奖典礼近日在京举行。众多文化学者、汉字文化研究者和知名设计师齐聚一堂,就汉字融入当代生活、开发出文创产品等问题展开探讨。
汉字是伟大的设计元素
“汉字之美”2016全球青年设计大赛以“心灵生活”为主题,每一位参赛者以30个包含“心”字偏旁部首的汉字字库中任意一字为创意起点,在理解其意义内涵进行积极思考的基础上,立意心灵生活,完成一件设计作品。
“汉字是一个伟大的设计元素,它通过留书的方式能够应用到中国人每一个生活细节里。”设计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楠表示,全球化、科技化、信息爆炸使得有一部分年轻人远离汉字。设计师身上需要勇气和责任,把汉字重新拉回到应有的地位上。
“汉字之美”文化项目总召集人、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说,汉字是握在中华民族掌心里的纹路,循着它的指事象形,可以触摸到所有观念由来的秘密;汉字也是笔尖下流淌的乡土,横平竖直皆风骨,撇捺飞扬即血脉。既要发掘汉字的形式美,同时也要揭示汉字的内涵美,这应是当下业界的追求。
融入当代生活的开拓性
据介绍,本届大赛自2015年10月30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巴黎启动以来,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16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参赛,共收到1250份作品。经过角逐,17份汉字创意设计作品从来自全球各地的千余份作品中脱颖而出,清华大学学生吕游的“拼字系列钟表”作品更是获得评委们一致好评,斩获金奖。
“2008北京奥组委负责奥运会形象景观规划设计的时候,就曾明确地在字体设计体系进行了严格的规范,所有涉及场馆、城市形象的字体都有着严格标准,而不是没有规矩的乱用。如今在大街上有的店铺、企业招牌,不规范的汉字都令人汗颜,让我们觉得发掘汉字之美任重而道远。”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副主任曾辉表示,应全力从设计角度倡导汉字之美,从汉字艺术之道变成真正的生活日用之美。
提及汉字设计融入当代生活的可能性,设计师林采霖认为,应创造汉字本身更大的附加值。比如,在珠宝设计的文创产业中,珠宝不只是珠宝设计,更重要的是汉字的文化载体平台。应结合所有的跨界平台,把汉字融入生活,融入情感,融入各种媒介的展现中。
开发实用创意的实践
如何开发出与汉字之美设计相应的文创产品?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集团公司总经理陈彦表示,本次活动评选的优秀字体作品在获奖后,将通过汉仪字库进行专业的产品打磨,最终从少数几十个字的创意表现,形成可为社会所广泛使用的字库产品。她所在集团旗下的汉仪字库,接下来将进一步从字库字体的设计创意出发,以坚持字库产品化设计创新为原则,关注不断变化、发展的字库应用环境,鼓励设计师将文化传承、设计创新、应用环境等方面结合起来,创作更多具有时代特征的字体作品。
“汉字的文化元素可以与丝绸、茶叶、瓷器相结合。”设计师韩秉华与杭州一家丝绸集团合作,用画与字体创作了一个茶具系列,包括茶叶罐和杯盘,叫“流水行云”。这件作品里融合了刺绣、苏东坡的诗,丝绸画是印刷,文字是叙述,用来在早晨煮茶时体会诗意,能带给人生活哲学美的心灵享受。
笔者在现场看到,展出的作品很多具有一定文化创意性,如开门见喜的茶具等设计画,如果把它变成实物,产生文化创意产品,到市场上进行销售岂不是更接地气?
于丹表示,这次收到1500件作品,入围推送给终审评委是66件,66件里面选出17件获奖作品,这种评选过程可称得上千挑万选。据悉,他们的评分要求极其严格:既要追究汉字字意的解释,又要求审美的赏心悦目和功能的延伸,既考虑设计感也考虑实用性……最终,评出来的基本上都已经是能够投入生产的东西。“我们希望人们的一杯一碟、一桌一笔都充满了创意设计,希望中国文字能够继续活在当下人们的生活之中。”于丹举例,比如画着梅兰竹菊的君子贴,其实就是创可贴,撕用的时候正好把“忍”字裹上了;筷子一根绘写着竖心旁,与另一边组合成“快慢”等字眼,让人品味生活快慢之道;下棋叫心容道,心能够致胜,小棋盘中蕴含着深趣味。(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