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召开第三十四届世界艺术史大会,有利于促进国际艺术史界了解和认识博大深厚的中国艺术历史。毫无疑问,中国是艺术史大国,以美术形态为表征的中国艺术是中国文明与中国文化的视觉载体,承载着中国文明与文化的源起和发展,并以鲜明的视觉体系特征与造型美学形态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在世界拥有广泛的影响。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认为,让艺术史学界认识中国“艺术”便是在中国举办第三十四届世界艺术史大会的意义所在。
前不久,为期五天的第三十四届世界艺术史大会在北京举办,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史学者集聚一堂,就艺术史研究话题展开学术交流,大会共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稿件1012份,从中选择并确认发言的艺术史学者逾290人,分别来自世界各地43个国家和地区,期间在中央美术学院和北京大学的21个分会场展开专题讨论。
从差异性中获得独立的思想和审美的自由
作为世界文明起源地之一的中国,需要世界能静下来仔细观察一下中国艺术的面貌、倾听一下中国艺术的声音。这是这次大会召开希望取得的成果,为此,大会主办方将本次大会的主题确定为“TERMS (概念) ” ,这简简单单的一个英文单词把本届世界艺术史大会的基调牢牢地定在了艺术史研究的本源问题之上,大会有意将全世界艺术史学者的思维从他们各自研究领域拉回到最基础的问题,重新审视一下不同文化背景下学者所处的立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让艺术史学者们彼此之间得到更多理解。这个主题根源于2009年由本届世界艺术史大会中方筹委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提出的“不同文化和不同时代的艺术史观念” 。
历届世界艺术史大会的第一分会场都最引人关注,因为这一会场的议题往往是更倾向于艺术史研究最基本问题和最新研究方向的讨论。本届世界艺术史大会第一分会场的讨论主题为“语词与概念” ,揭示了艺术这个概念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中不同的“名实关系” 。本届世界艺术史大会秘书长朱青生认为,第一分会场主题的提出,极具针对性。“一方面,是对世界艺术史学会崇尚的发展方向,即‘全球化的艺术史’作出回应,使艺术史能够吸收全世界各个时期各个文化中间的差异,以丰富艺术史内容为基,使得对人类的文化构成有更为全面和完整的理解;另一方面,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问题,即媒体时代将文化的差异性掩盖,使得具有强势影响力的流行文化覆盖了艺术和审美的个性。重提差异性,会不间断地提醒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背景生存的所有人穿透全球化文化潮流的覆盖,而获得独立的思想和审美的自由。 ”
用案例讨论不同文化中的“艺术”
第一分会场中方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镛认为,第一分会场重点研究“艺术”这一术语在不同文化中的涵义,以及文化和历史背景对它的影响。第一分会场主题描述涉及三个层次:“艺术”在不同语言中的差异;同一文化中“艺术”在不同时期的差异;同一文化同一时期对“艺术”的不同理解。
第一分会场的五位发言人都关注文化内对“艺术”观念的自觉。艺术史学者Michèle-Caroline Heck教授的发言《观念与手法之间:近代北欧“艺术”一词看似矛盾的缺失》和艺术史学者Jeanette Favrot Peterson教授的发言《西班牙占领前后的墨西哥纳瓦特尓人的“心灵、技艺”概念》都涉及“心与手”的对立和统一。Heck讨论的是文艺复兴之后启蒙运动之前法、德、英等国家以及北欧地区“艺术”一词的缺失。他的视角是从当时机械艺术与博雅艺术之别联系到科学与艺术的关系,随后考察了属“手”的艺术何时、如何与“心”等量齐观,而属“心”的天赋又何时开始抵制同样属“心”但偏向于“知”的艺术规则,最后对于自然的模仿却是依靠人心之机巧方得其“真” 。Peterson主要根据《佛罗伦萨抄本》考察墨西哥纳瓦特尓人的艺术概念。此书作于1575年至1577年,记录了阿兹特克的生活方方面面。与Heck讨论的情况类似,纳瓦特尓人也没有“艺术”一词,但有一系列隐喻围绕着“toltecayotl”一词,意指手艺精湛的艺人,而这些艺人的悟性、技艺则与“心”有莫大关系。
艺术史学者Elena Avrami - dou博士对西方艺术中“模仿论”追根溯源,从《理想国》中的相关篇章出发,探讨柏拉图眼中艺术与自然、理念的层级关系,以及在理想的城邦中艺术家应该受到的对待。感性只能获得不可靠的“看法” ,在柏拉图的认识论中处于最低的位置。而艺术史学者Frédérique Des - buissons博士在题为《食物词汇:美食时代对绘画的描述和思考》的发言中几乎是公然藐视柏拉图,求道于低微处,谈论的是最具私密性、最难以言传的艺术中的“味” 。18世纪末大革命之后及19世纪的法国巴黎,贵族的厨师走出府邸,纷纷开设餐馆,美食走向大众。Desbuis - sons表示都市市民文化的方方面面在此时开始萌发,促成艺术上范式的变化。对画作的评价要求“食髓知味” ,以美食用语评画慢慢从行业黑话走向了公共领域。艺术史学者Olga Panova的发言《宋代中国公共和半公共空间中的绘画》与Des - buissons的观点有相似之处,都是讨论在公共空间兴起、艺术商品化的大潮起来时艺术观念的自觉,虽然时空换到了公元10世纪至公元11世纪北宋的都城汴梁。文人画家对于自己“文人”的身份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坚守,对于什么地方挂什么画,什么场合用什么画,向什么样的人展示什么样的画都有着明确规定,这表明唐代以后艺术中“行家”和“利家”的分野日趋明晰。
第三十四届世界艺术史大会,虽然主题为“概念” ,但并不是理论和概念研讨会,所以不能按照概念化的理念结构来设计大会的主题。大会主题最终也没有采用“艺术概念”这种过于理论化的提法,而是像第一分会场研究学者们的发言一样,采用了既体现会议理论主旨,又与各种具体个案研究更能产生联系的“概念” 。诚然,这些“选题方向”的选择涉及具体的个案研究,而不是根据理论框架而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