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由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木版年画研究中心承办的“年画新力量:中国木版年画传承人新生代作品展”暨“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在天津开幕。本次展览为期5天,特别展出了70后、 80后年画传承人的作品15幅,展示了年画传承新力量在题材、颜料和工具等方面作了大胆尝试。同期举办的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围绕“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本世纪初,中国民协发起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其中以木版年画集成为龙头项目,经过科学的抢救、挖掘、整理、立档,一批代表性产地的年画项目正式进入国家非遗名录。在木版年画保护方面,十数年来完成了大量繁复的工作,包括:对年画产地的全国性田野普查,对所有年画产地进行立档工作,各主要年画产地代表性传承人的口述史,年画资料数据化和数据库建设,建立年画网站,建立年画研究机构,形成年画研究的国际性合作。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冯骥才介绍,2011年海内外专家联合发起《中国木版年画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宣言》 ,目前申报项目已通过国内审核,被纳入到了国家申报计划。
邱运华、伊戈尔·波兹尼亚科夫、雷鸣、向云驹、曹保明、苑利、乔晓光、王建民、刘铁梁等来自中国民协、各大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俄罗斯、波兰的专家学者参加了相关活动。(记者 张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