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块御窑金砖拼出11个革命故事“80后”苏派砖雕艺人为建军90周年献礼
南湖会议、井冈山会师、红军长征……昨天,“80后”苏派砖雕艺人汪庭辉完成了大型砖雕作品《建国伟业》。整幅作品长11米、高1.8米、重约2吨,由54块御窑金砖拼出11个革命故事,描述了中国共产党从南湖会议到开国大典的艰辛历程。这幅作品将于近日送往安徽省霍山县的一座红色博物馆,为建军90周年献礼。
今年36岁的汪庭辉是江西人。和很多同行相比,汪庭辉的身份有点特殊:一是年纪轻,属于“80后”,同行大多是“60后”“70后”;二是新苏州人,已经在苏州闯出了一番名堂。汪庭辉从事砖雕行业已有10年,现为苏州文艺家协会苏派砖雕文化分会理事,他的砖雕作品《松鹤延年》曾获第三届东方工艺美术之都博览会银奖。正因如此,安徽霍山的红色博物馆馆主向汪庭辉订制了《建国伟业》砖雕,作为镇馆之宝。
走进位于木渎藏书的庭辉砖雕工作室,映入眼帘的便是平铺在地上的大型砖雕《建国伟业》。“整幅作品前后历时16个月才完成,光设计图就改了10来遍,花了3个多月。”汪庭辉介绍,完成一幅砖雕作品需要进行画设计图、选材等近10道工序。大型砖雕对用料要求较高,每块砖的颜色要一致,一块御窑金砖重约90斤,需要两个人才搬得动。
材料选好后,54块砖头按照“3×18”的格式排列,由设计师将图纸整体画上去,随后交给工作室里的10名雕刻师傅雕刻。在雕刻过程中,汪庭辉要随时与师傅们沟通,以便风格趋于一致。
其中,雕刻对人物肖像和层次把握很有讲究。“粗略估算,作品里共出现150多个人物,每个人物的脸部在不同场景还不一样,而且在人多的地方还要注重层次感。”汪庭辉说,面部特写是最花时间的,往往一张脸就要刻上半天,“像开国大典的一块砖雕上,光大大小小的人头就有16个,工艺难度可想而知。”
如今,《建国伟业》已经完工,接下来将运往霍山县的一座红色博物馆,并在现场进行组装。
对于砖雕这个传统行业,汪庭辉有着自己的看法:“苏派砖雕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艺术,但我个人觉得传统砖雕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因为艺术是相通的。我学过绘画,也学过木雕、石雕,这些基础让我在从事砖雕创作的过程中获益良多,比如我可以将木雕的层次感和砚雕的精细与人文气息融入到砖雕创作中,赋予传统砖雕更多的灵气。”汪庭辉说,传统砖雕要继承也要发扬创新,在传统的基础上可以融入更多的现代元素,让砖雕不仅为古建爱好者喜爱,也能让更多的年轻人喜爱。
(记者 范易)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