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作品《窗前的桌子》
如果说绘画是一种语言,那么画面呈现的形式和色彩则是画家内心的写照。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毕加索在绘画艺术道路上,经历过蓝色时期、玫瑰时期、立体主义时期等多个创作阶段,不同时期的画作反映着画家不同的心境。在创作著名立体主义画作《亚威农少女》《格尔尼卡》之前,毕加索的风格曾经截然不同。
在毕加索绘画创作初期,他的画作沉浸在忧郁的蓝色里。这个时期,他的画作以蓝绿色调为主,极少使用温暖的颜色。或浅蓝、或粉蓝、或深蓝、或湛蓝,这些以蓝色为基调的色彩,赋予画作忧郁的情调,因此,这一时期被称为“蓝色时期”。之所以呈现这样的创作特点,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毕加索只身前往巴黎,孤独无依;另一方面,画友卡洛斯·卡萨吉玛斯的离世,给他心里蒙上了一层化不开的阴翳。
1900年末,刚到巴黎的毕加索住进了位于克里希大街的寓所。房间不大,毕加索的生活起居和绘画创作都在其中进行,而他的灵感却并未因此受到束缚。《蓝室》《生活》《蓝色自画像》等画作均诞生在这间屋子里。这些作品以蓝色为背景,以蓝色作轮廓,线条和色块也都以蓝色为主。他认为,蓝色是“颜色中的颜色”。这段时间,毕加索处在人生低潮期,他的心中仿佛有一团幽邃沉寂、闪着蓝光的火焰,忧郁的情绪充斥了他的生活,也主宰了他的创作。
《蓝室》描绘的就是当时毕加索居住的寓所里的场景。墙壁、浴盆及墙上的装饰画都是蓝色的,唯有后方那扇紧闭的窗户透出一抹白昼的亮色。这抹亮色似忧郁中的希望,可见,毕加索的内心一直满怀希望。后来人们发现,毕加索这幅画中还隐藏着另一幅画作,画上是一名系领巾的男子,戴着3枚戒指,笔触完全不同。这幅画中画,至今依然是个谜。
1903年,冬日的巴黎寒气逼人,辗转到这里的毕加索连取暖的钱都没有了。为了抵御夜间的寒冷,毕加索不得不烧画取暖。熊熊火焰吞噬了他的素描和水彩画,也吞噬了他的自信。他陷入了沉思,自己的作品到底有没有价值?自己的绘画之路还能不能走下去?就在这些日子里,他专注于描绘普通人的生活,画出了《熨烫衣服的女人》《盲人的早餐》等作品。《熨烫衣服的女人》描绘的是一位劳动妇女熨烫衣服的情景,画面色调昏暗,线条多是向下走,无论是她的手臂线条还是向下望的眼神,都是整体向下流动着。《盲人的早餐》描绘了一位盲人坐在桌前,眼窝深陷,双目无神,枯瘦如柴的手摩挲着桌上的水壶和面包。这两幅画的共同点体现在画面给人的冷峻、颓废和悲伤感。人物的手臂细长、纤弱、乏力,身形清瘦单薄,让人不禁感叹生活的艰辛。
毕加索的这些创作与他当时的际遇是分不开的。他承受着失去好友的痛苦,目睹了小人物生活的艰辛与困窘。因此,这一时期,他作品的主角大多是形象消瘦、目光呆滞的劳苦大众。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他的作品开始呈现出自己独特的风格。避开光感的画面把人物整合起来,沉重流动的线条给人以不真实的、虚拟世界的印象,又具有情感的重量。这种富于表现力的线条,是画家从观察人的动作和姿势中得到的。这一时期,毕加索关注现实生活,置身于普通民众之中,他笔下的蓝色是贫穷的象征,既有忧郁的特质,又有艺术的成分,正契合他当时的心境。
1904年,23岁的毕加索爱上了年轻模特费尔南德·奥利维尔。尽管生活依然清贫,但在爱情的滋润下,毕加索的画风逐渐明快起来,柔和的粉红色调逐渐渗透到他的画布上,他的绘画进入了玫瑰时期。主色调由蓝色转换为温馨的粉红色、鲜明乐观的橘红色。人物形象的选择也逐渐多样化,马戏团的人、杂技演员等都开始出现在他的画作上。
1904年被认为是毕加索从蓝色时期向玫瑰时期的过渡期。他延续了蓝色时期采用的流动笔法,又从后印象派中汲取了简洁笔法,进而形成了玫瑰时期的典型绘画风格。直到1906年,毕加索受到非洲雕刻艺术影响,又结识了野兽派画家马蒂斯,他开始将原始、粗犷的元素风格融入自己的艺术创作中。这一年,毕加索为美国作家斯坦因所作的《斯坦因画像》,成为他从玫瑰时期跃入立体主义时期的跳板。1907年,他创作了油画《亚威农少女》,成为他立体主义风格的里程碑。从这幅画开始,他试图将物体重新组合,颠覆人们对事物的传统印象。我们熟悉的毕加索逐渐清晰起来。(作者:程应峰)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