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着冬日的暖阳,走进柴家桥自然村,干净的村道像一条浅色丝带,蜿蜒其间,整洁的院落前,村民们闲坐聊天,一幅美好祥和的乡村画卷呈现在眼前。
绿水青山成色足,乡村振兴气象新。如何升级蝶变,又如何以点带面,以局域美带全域美,成为环境美、乡风淳、村民富的和美乡村?苏州市吴中区界路村一直在寻找答案。为此,界路村的网格员、村民代表在历经两年的数字积分评比和集中讨论后,依照村规民约在15个自然村中展开评比。由于多年来,柴家桥范围内无村民纠纷、无违章搭建、无违法犯罪,人居环境优越,大家一致推选柴家桥为和美乡村示范村,并给每户村民进行表彰奖励并发放纪念品。在村民议事会上,村民们争相发言,踊跃为怎样能把自己的村庄建设得更美更好提建议。
环境整治“不松劲”
一直以来,界路村以党建为引领,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党委牵引,两委协同,党员示范,人人参与,全面整治”的工作思路,有力有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奏响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协奏曲。同时,为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界路村积极筹备河道驳岸工程,自2022年10月份起开展柴家浜河道治理工程。两个多月的时间,对柴家浜河道建设驳岸220米,围栏220米,清淤6000平方,设立污水管网、雨水管网230米。现在的柴家浜,道路干净整洁,河水清澈透亮,红木护栏端庄大气,俨然成了村民们饭后散步的好去处。散步在河边小道上,沿岸绿柳扶风,村民沉浸于水清岸绿与流畅景美之中。
邻里和谐一家亲
在柴家桥自然村,本着“和谐、共治、善治”的理念,村网格员带头,集中力量、积极行动,彻底清理陈年垃圾,整村推进河道治理与人居环境工作,使得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呈现出整洁有序的面貌。柴家桥本村村民互相之间,友爱邻里,团结共进,互帮互助,营造了和睦、温馨的风尚,成了一方佳话。对柴家桥的村民来说,生活中的事并不都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是邻居在生活中,做的一些小小善举,格外贴心。“礼之用,和为贵”,柴家桥以黄姓和洪姓两大家族为主,多年来,柴家桥邻里之间,保持着无纠纷,无违建的记录。就连邻里之间有误会,他们都不用找网格员调解,互相商量着就解决了。退休教师黄珏发说:“我们柴家桥这十几家,都是战乱年代一起从浙江温州搬迁过来的,我们守望相助,近邻胜远亲的良好风尚也会一直保持下去。”
数字治理齐发力
依托数字云村平台积分制评比,界路村党委在柴家桥以户为单位开展村民自治管理模式,通过集众智、聚合力、定良策,激发村民自我治理能动性,实现从“上面管”转变为“自己管”,营造户与户学着做、比着做、帮着做,户与户辐射联动、争先创优、相互监督的良好氛围,全域“一盘棋”、全员“一股劲”的整治态势持续向好,同时,依托数字云村平台积分制评比,群众生态文明的理念不断增强,参与治理的能动性愈发高涨,自然村范围内涌现出数家“美丽庭院”“星级文明户”。他们周边自然村的村民,看到柴家桥村民抱回家的纪念品和用主动参与村庄治理获得的积分换回家的一袋袋大米,一桶桶油,纷纷“眼热”不已,并自发争相创建“和美乡村”。
如今,走近柴家桥,村民生活和谐有序,村容村貌富丽多姿。界路村党委将进一步因地制宜强基础精准施策出新招,继续坚持“局域带动、全域提升”发展模式,持续加强机制创新、产业带动环境治理、惠民利民等工作持续扮靓村庄“面子”、做实幸福“里子”,“内外兼修”绘就乡村善治、生态宜居、文明和谐的和美乡村新画卷。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