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的大幕即将开启。从此,在这个世界巅峰会议的举办城市中,多了一个中国东海之滨的千年古都——杭州。
2015年11月,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习近平主席说:“杭州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创新活力之城,相信2016年峰会将给大家呈现一种历史和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
古今中外,无数人描绘过自己心目中的杭州:唐朝,杭州“市长”白居易说:“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元朝,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记中发出赞叹:杭州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天城”。
杭州韵味独特在哪里?这里有5000年的建城史,源远流长的历史文脉,彰显着“人间天堂”的深厚底蕴;这里是东南形胜、自古繁华之地,每一个细节都散发着文化的自信和魅力;
这里是新兴互联网企业的大本营,不断汇聚而来的高层次人才,在这里挥洒着创新的活力;这里还有最美的湖山,人们深爱这抹绿,更以绿为笔,挥写着全新的生态发展之路;
这里更有无数温暖的城市细节,斑马线前为行人让路,西湖边为游客送凉茶,城市之美由所有人共同经营、共同呵护……
有人说,如果你想去一个城市,却要发现中国的自然、人文、历史之美,和中国最强劲的经济脉搏与现代精神,这个城市就是杭州。
一
对杭州这座城市,了解越多,爱得越深沉。
1936年,考古人施昕更铲起了家乡良渚的一锹土,他没有料到,这次挖掘和他此后撰写的《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会被考古界定为发现良渚文化的开端。
今年,是良渚文化发现80周年。回想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此前公布良渚古城为“中华第一城”,以及证明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是世界最早的水坝,不由感慨,彼时有城、有水、有生活的“杭州”,在向世界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的同时,也为生活在今天的我们,徐徐展开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瑰丽的画卷。
杭州,古称钱唐。隋时定名“杭州”,南宋改为临安,元时再定名“杭州”后,城名即沿用至今。相较于北京、西安等大城市,杭州在盛唐前的史料记载并不多,但在唐以后,杭州却焕然一新。
杭州,拥有属于自己的光辉瞬间。今天,许多游客在西子湖畔游览之余,都会对绿树掩映中的钱镠像发出疑问:“这是谁?”作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王,钱镠平息了两浙战乱,修筑海塘,发展农桑,开发海运,使当时的杭州迎来一个发展的黄金期。
美国汉学家施坚雅曾在《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一书中提及,唐末经五代至北宋时,只有杭州这座城市发展最快,且起着领跑的作用。正因为钱镠的保境安民政策,杭州人口从隋时的15380户,上升到五代十国时的“十万余家”,杭州也从三等小州,一举发展成两浙中心城市。
钱镠对杭州这座城市的贡献远不仅如此。修外城、筑子城、扩西城,杭州“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市基础格局即在他的治理下渐显雏形;修塘控江、浚淤撩湖、调节湿地,杭州和水的亲情也是从这里,延续到千年后的今天。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北宋词人柳永表达了他对杭州的推崇,但他不会想到,在他身故70余年后,杭州会再次迎来发展高峰。
1127年,杭州因靖康之变更名为临安,成为南宋都城。横向对比这一时期全球其他文明,我们会发现:罗马帝国内外矛盾重重,距离哥伦布发现美洲还有200余年,埃及正在进行王朝的更替,欧洲则进入中世纪末期……
作为北人南迁、拥有100万人口的大都市,临安不仅文化交融,涌现了一大批著名文化人,也集聚了“四百一十四行”的大规模手工业,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二
仲夏的夜幕里,波光粼粼的钱塘江如一条玉臂,挽起了杭州这朵盛开的睡莲。如今,有一道光闪耀其上,重新演绎起杭州传奇:湖光山色、奔腾潮水、悠然民居……70多万盏LED灯在钱江新城33幢建筑外立面上,呈现别致的美。
这是杭州借G20峰会之机,以西湖、大运河、钱塘江的景观灯光为核心,同步对33个入城口及城市主干道进行“装扮”的亮化提升工程。
在全球城市化高度发展,城市面貌不拘一格的今天,杭州以“生活品质之城”的视角,在人们心底晕开了一抹新的色彩,轻轻诉说起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杭州故事。
任何一座城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杭州的格局和定位也一直在改变。新中国成立初期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杭州是一座“风景休疗养城市”;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杭州是“重工业为基础的综合性工业城市”;20世纪80年代初至20世纪末,杭州重新成为风景旅游城市,初显“东动西静”的交通格局;21世纪初至2013年,杭州市区面积从683平方公里扩大到3068平方公里,标志着杭州从以旧城为核心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城市新格局。
2008年,杭州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但能否跨入发达城市的门槛,是靠杭州的广大市民是否真正享受发达城市的生活品位和生活质量,是否拥有相应的幸福感、满意度来证明。
同时,从国际上看,杭州弘扬本土文化、走向国际也需要一个全新的载体,更别说在长三角一带,杭州亟须形成自己城市发展的制高点。这个制高点,就是生活品质,而“生活品质之城”也是在这时赢得了整座城市的颔首。在当时杭州城市品牌评审专家组向社会征集的4620个品牌中,这一品牌获得了最高的票数,最终成为未来杭州的发展方向。
跨入21世纪,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的发展战略。滨江区成为首个跨江城区,钱江新城成为城市的新核心。杭州,从“三面云山一面城”的传统城市格局,走向“一江春水穿城过”的新城市格局,终于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
如今,杭州再一次改变着。从2014年到今天,新的功能载体不断出现、新经济新业态快速集聚的大环境,杭州市启动了城市总体规划修订:修建10条总长406.5公里的轨道交通铁路,新增大江东、城西科创和城北三个城市副中心。
三
在西湖和京杭大运河相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杭州成为国内继首都北京之后第二个拥有“双世遗”的城市。
古都杭州,文化底蕴非同一般。
西湖,文澜阁、保俶塔等10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环绕其间,成为史家眼里的文化底蕴,文人眼里的灵感源泉,哲人眼里的修心宝地。
她的京杭大运河,经历1400年沧桑变迁后,与北京南新仓并称“天下粮仓”的富义仓成为创意之居,经历繁华和萧条的拱宸桥一带,也已成为今日拱墅“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在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同时,也培育了杭州这座城市另一个性:大气开放。
杭州有景,更有书香。万松书院、崇文书院、紫阳书院、诂经精舍这“四大书院”,曾经开门接待过心学大师王阳明,也得到过康熙、乾隆的青睐,它们还培养了洪升、袁枚、龚自珍、王国维等一大批才子。如果再将视野投射到求是书院这一浙江大学的前身、国立艺术院这一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杭州的崇文气质更是赫然显现。
杭州是多样的,因为这座城市的活力,还存在于另一个剖面。万向、西子联合等知名的工业企业,均在全国同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杭州大厦连续多年保持单店销售额的全国冠军,杭州国家高新区、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等十大高新区集聚了福特汽车、三一重工等知名企业。
玉皇山南基金小镇、江干丁兰智慧小镇等,已经为杭州市未来100个特色小镇领航起飞。其中,最具互联网平台创新型经济代表性的,便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它旗下的天猫电子商务平台,曾创下一天成交912亿元的天量纪录。
2015年3月,国务院批准杭州成立全国首个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杭州借此东风,推出“海风计划”,100家以互联网为特色的创新中小微企业正迎风起航。
在G20峰会临近之际,杭州已经作好了准备。因为,这座以“五水兴市”的历史古城,已经沿着西湖、运河、钱塘江、富春江、西溪,用“五水共治”和“五废共治”,把对生态的关怀润入了每一位杭州人的心田。
作为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杭州也用自己的最美精神笑迎天下客。斑马线前自觉礼让行人、免费公园和图书馆,最美司机吴斌、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老人韦思浩等一批“最美杭州人”,向世人呈现了杭州见贤思齐、助人为乐的城市精神。
四
这段时间,华策创始人、总裁赵依芳忙得脚不沾地。在她西溪创意产业园的办公室里,一份份影视国际化合作战略的报告书摆放在桌前。
华策与英国ITV共同研发制作的体育综艺节目《冰雪奇迹》(原名《冰上星舞》)正在火热筹备中,未来,华策还将与二十世纪福克斯、索尼、极光影业等开展更多系列项目的战略合作。作为民营影视行业中唯一3年蝉联“文化企业30强”的企业,华策的初心,是要让“全世界都能看到华人电视剧”。
如今,有无数国际化的创意种子,正在杭州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杭州在国际化的征程中,步伐逐渐加快。
浙江新型城市化之“势”已然谋定,杭州将集聚高端要素,发展高端产业,当仁不让肩负起国际国内城市竞争的尖兵。杭州,也确定了新的目标,即“稳居全国大城市发展第一方队”,重点突破创新创业、文化旅游、国际化等方面。
蓝图,不能只在纸上画画、墙上挂挂;沟通,不能只顾自己,不懂国际语言。
在一条条路、一幢幢楼构成的新型城市空间里,四纵五横、三改一拆、对外海陆空交通网络等工程为杭州国际化梦想塑造了骨架与血肉。在不同肤色国际代表参与的国际展会,不同语言国际游客游览的风景名胜中,崭新的交融方式则为杭州国际化注入了灵和魂。
打造“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杭州已经找到方向并实践其中。
2017年,全国学生运动会将在杭州举行,2018年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和2022年亚运会也将在这里启幕。
面对这些重大机遇,杭州市委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提升杭州城市国际化水平的若干意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市、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东方文化国际交流重要城市,这是杭州期望的远方。
这就是杭州,她半城秋色半城湖,她拥有最美的9月。
杭州,欢迎你!(童桦、霍翟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