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浦县旧镇是千年古镇,百年老街,一草一木,一屋一瓦,闲适中透着淡淡的古韵。
老街上那些被流年浸润过的店铺,旧镇港停泊的船只,秀才村的阿嬷,乌石妈祖的庇佑,荔海环抱的苍翠......那些熟悉的人,熟悉的风景,最是动人!
民国初年至抗日前夕,旧镇出现了时称“五行十八号”的商业胜景。这里成了土特产和舶来品的集散地,号称“万乡云集之地”。
那时,聪明的旧镇人在港口的海滩上,打下石桩,建起了一间间临街的“浮水店”。临港的后店装卸货物,临街的前店出售商品。熙熙攘攘的人潮齐聚于此,好不热闹!
而今的老街,依稀可见往日的辉煌,那些民国风情的两层楼,固守着几十年手艺的老人,还有沿街叫卖蔬菜海鲜的人们,依然可以触摸到这片商贾之地的脉动。
古朴的豆腐坊、理发店、肉棕店、包子店、油炸店......
还有冒着热气的炉子,几乎已经落在记忆里的木板门……
头顶上晾晒的衣服,楼上探出头的小猫,点缀着红墙黑瓦的几盆小花。
整理渔网的渔民,街口闲聊的老人们,一切的一切,不紧不慢,宁静安详。
旧镇港原是漳州历史名港——敦照港,鹿溪和浯江汇入这里。一水悠悠,数座桥梁横跨水面。
静静停泊的轮船,经营起了餐厅,可以来这里痛快地吃一回活蹦乱跳的海鲜。就着港口的美景,蘸着海风,是一种怎样的享受。
旧镇桥闸的石路,不知道已经走过了多少遍。
支起的小屋,撒下的渔网,划起的船桨......
在旧镇港不远处,海屋寺就隐在这里。海屋寺建在几块巨石之上,周边古树翠拥。据说这里原来是港中的孤岛,后来才慢慢与陆地相连,怪不得取名为“海屋寺”。
以前文人雅士喜欢到海屋寺游览栖息,这里也留下了许多摩崖石刻。有“引人入胜”、“石室馀芳”、“听涛”、“雾霭”、“磐石”、“砥柱”等等。
石牛尾村,我们更常称它为“秀才村”,当年的文武秀才依靠繁华的旧镇港而富甲一方,大兴古厝。现在民居依然保存较为完整,荣获“中国传统村落”的称号。
“秀才村”背山临溪,建筑群规划统一。古厝是传统的闽南建筑风格,展翅欲飞的燕尾脊,鳞次栉比的红瓦屋面,岿然不动的石砌墙基,有着浓浓的闽南味。
林氏海云家庙又称乌石大厅,规模极庞大,建筑规制是高中鼎甲三及第者祖祠的特殊荣宠,在漳浦绝无仅有。
乌石林氏明清时培育出探花1名(漳浦县科举最高及第者林士章)、进士11名、举人25名。横梁上悬挂的“探花及第”、“进士”、“文魁”、“武魁”等匾额, 无不彰显着这个家族的荣耀。
乌石天后宫的妈祖是在宋咸平二年以黑沉香木雕成,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被称为“千年妈祖金身”。每年农历八月十二日,乌石林姓乡亲都会宰鸡宰鸭,演社戏,举行盛大的祭拜活动,热热闹闹过“姑婆祖生”,以纪念探花林士章从湄洲湾请回漳浦供奉的妈祖。
甘林玄天上帝庙是漳浦乃至闽南地区玄天上帝的祖庙之一,香火旺盛。庙由三川殿、拜殿、正殿组成,平面呈“T”字形。 庙宇梁木彩画精美,庙门前悬挂“武当行宫”的木匾。
海云岩也称为半山岩,以天然巨石为顶,风景优美,“漳浦八景”之一的“海云夜月”早享盛誉。
旧镇东厝村的大石后马王公庙,位于浯江边,荔海环抱。主殿祀关羽,庙内还有赤兔马。
旧镇肉粽:肉粽千千万,只爱旧镇的。还记得当年穿过半条街,只为了吃一颗郑记肉粽,那是忘不掉的味道。现在已经搬到了邮政对面,流口水的,赶紧的!
乌石荔枝:名闻天下的“荔枝皇后”,等明年的夏天,一定要来边摘边吃!
翰林糕:入口即化,如同旧镇,有着浓浓的古早味。相传是旧镇翰林张先跻自家制作的,在清朝曾是朝中贡品。百年老牌的广昌记,他们家的翰林糕真心好吃!
旧镇白鳗:旧镇是福建省最大的无污染白鳗养殖基地,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旧镇大蚝,粒大白嫩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旧镇好,古韵悠扬,世代书香;风景如谙,我心荡漾!
(图/戴进才、博览谦益、王中成、曾小娟、泉州赵族总会等,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