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开河了,意味着春天真的来了。中外游客也为了观黄河、吃开河鱼陆续来到这里。”张二虎家在黄河边上,是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的渔民。这几天这里游客如织,只为看一眼黄河水,吃一口开河鱼。
新常态下,“刺激经济增长”已成为中国政府的头等大事之一,尤其是如何能快速、有效地拉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升居民生活水平。目前,他们似乎找到了好办法,那就是发展旅游业。
“春天的中国”正成为时下中国大地的一抹亮色,鱼乡碧水扁舟、乡间黄花朵朵……片片美景都在向人们召唤:“风景这边独好”。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也特别辟出时间来宣扬这片美景。
地处中国北疆,还未从冰雪中“缓过神”的内蒙古,也正凭借其春天的黄河流凌、雪上杜鹃等独特风光吸引世界各地的目光。
捕捞上岸的黄河开河鱼。 乌瑶 摄
当前,全球旅游进入休闲度假新时代。旅游业正在成为创造就业和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内蒙古是少数民族边疆地区,拥有草原、森林、湖泊、湿地、河流、沙漠、民族风情等多种类型资源,近年来,当地着眼发展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实施“旅游+”战略,逐渐构筑起中国欠发达地区的“旅游梦”。
北疆边陲小城阿尔山就是绝佳的案例。如果没有“一年四季都很美”的美景,2016年,这座人口6.8万的中国北疆小城不会有38.52亿元(人民币,下同)的旅游收入,更不会被世界各地的旅游爱好者所熟知。
阿尔山市政府消息称,阿尔山是一座依林而建、因水得名的城市。近年来,当地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多彩的文化魅力,以打造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旅游产业呈现出良好态势,吸引了美国、英国、日本、瑞典及港、澳、台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旅游业对兴安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65.7%。
《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提到,2015年,内蒙古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率达到11.8%,带动就业160万人;乡村旅游接待游客2860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500亿元。每年通过旅游脱贫3万人左右。
即将“游上餐桌”的黄河开河鱼。 乌瑶 摄
呼伦贝尔是一个被世界传唱、壮美神奇的地方,当地春季鲜花遍地、夏季风吹草低、秋季五彩斑斓、冬季银装素裹。
呼伦贝尔根河市农家乐老板任红霞以前是林业工人,现在靠着旅游发家致富了,她告诉记者:“我只是把从小在山里的生活方式带给游客,每年到旅游旺季,我这个小院子的位置是要排队预定的。”任红霞周围像她一样转型的人还有不少。她说,林业工人转型干旅游这些年像“做梦”一样,每年收入差不多都得超十万元,比干林业时的收入翻了五六番。
呼伦贝尔旅游局官方表示,当地以打造国际化高端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围绕呼伦贝尔大草原、大雪原、大花园、大族源四张旅游品牌打造“四季旅游”。
据内蒙古旅游局官方数据统计显示,“十二五”时期,内蒙古累计接待中外游客34241万人次,是“十一五”时期的2.1倍,年均增长12.4%;累计完成旅游收入7482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1.5倍,年均增长26.2%。(记者张玮 乌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