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惯大山的我,本以为青城山是一座南方常见的山。而其之所以闻名,不过是些古往今来的道士故弄玄虚罢了。
如同我常拿家里吃饭的碗清供一些水生植物,朋友们见了大都会惊呼一句,“哇,好有禅意!”
只有我是明白的,那些植物枯萎的时候,留在碗里的腐败气息,着实令人厌恶。
或者这青城山,也不过是道士的缘故,以讹传讹成了“天下幽”,又所谓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道教“第五洞天” ,不过是道士们为骗更多香火钱编造出来。
就像残败了植物的那只碗,到底要回归到吃饭器具的庸俗中,脱离了道士的青城山,怕也就是一座山而已。
然后,青城山以一种宗教的魔力,给了我一次结结实实的教训。
本是晴朗的天,抵达山门时竟毫无预兆地下起雨来,虽然当地人说,“我们这里365天有200天在下雨”,但无防备地被淋成落汤鸡,到底不愉快。
像是赌气的孩子,这番上山一路遇到道观,我是一支香都不曾供奉。
其实供不供香原本无所谓,只是因了一些假扮方士之流在那里扮神弄鬼,唆使信徒们敬供少则几十多则上百的“神香”,以慰俗人心中的欲念。
我向来以为,宗教之所以令人敬畏,实则是其教义中那些令人不沉沦于世的哲理。如果是为了伟大的真理,如果烧香可以加持真理,我愿三拜九叩地去上香。
正所谓:人类一思考,太上老君就发笑。这青城山又以神的名义,小小捉弄了我一番。
下山时,山涧流水潺潺,在陡坡处形成飞瀑,心自欢喜趋近去拍照。
跳到一块看着稳妥的山石之上,脚刚接触顿觉不妙,身子闷声不响往后仰去,瞬间听到肉体与山体的碰撞声,又闻得边上行人哈哈大笑,却不曾有人来扶。
这一跤当天感觉没事,第二天的行程却让我吃尽苦头。在我写这番经历的现在,我仍旧像个四肢不勤的人,需要家人把泡好的茶端到我的桌上。
但假如这一程都是牢骚的话,此趟青城山算是白去了。
只有爬过一次青城山,你才会仰视开山祖师,五斗米道创立者、“天师”张道陵的非凡眼光了。
青城山分前、后山。
前山是青城山风景名胜区的主体部分,主要景点有建福宫、天然图画、天师洞、朝阳洞、祖师殿、上清宫等;后山水秀、林幽、山雄,高不可攀,直上而去,冬天寒气逼人、夏天则凉爽无比,蔚为奇观,主要景点有金壁天仓、圣母洞、山泉雾潭、白云群洞、天桥奇景等。
后山的行程在次日,今且暂放不表。
青城山背靠千里岷江,俯瞰成都平原,有“三十六峰”“八大洞”“七十二小洞”“一百八景”之说。前山以天师洞为核心,包括建福宫、上清宫、祖师殿、圆明宫、老君阁、玉清宫、朝阳洞等至今完好地保存有数十座道教宫观。
进入山门,沿着清幽的石板路缓缓前行,密林里鸟语唧啾,偶有一两只松鼠跑到路中间,遇见行人才不慌不忙跳上旁侧一株百年大树,不急着走,那一双萌化人的大眼睛看着你,又不忘举着前爪捧食方才捡到的果子。
与山路随行的,一直是潺潺的流水,澄净中泛着流光。
上山的路每隔一段就会有一座亭子。整座亭子师法自然,枯枝与古藤缠绕,皆为三层,以枯树为柱,树皮做顶,树根为登。
若你知晓些道家理论,便会知道这亭子第一层代表天,二层代表人,底下一层代表地,即为道教“天人地”三才思想的象征,同时也阐述了道教“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观。
你可以选择乘坐画舫渡过月沉湖,直接抵达对岸的上山索道站,也可沿着湖岸栈道绕行而过。
我是不愿坐画舫的,那实在要荒芜掉一路的风景。
山路自然清幽无比,你会在不经意间被一块巨大的岩石挡住去路,近了却又发现,竟有一条小道隐在岩石之下,原来是被悬崖上垂挂下来的藤萝给遮蔽了。
若你不选择徒步,你就不会看见这样的奇观,和尚与道士相向行走在同一条羊肠小道上,擦身的那一刻,四目相对,却没有火石电光,更没有“异族”狭路相逢,各自撸起袖子说道说道的景象。
各自安然,你念你的阿弥陀佛,我供我的太上老君,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大家都是清净无为之人,何必争个你强我弱。
抵达对岸,我倒要劝你坐一下缆车。
我要你仔细搜寻半山崖壁上的一幅观音像。莫要惊诧,就如方才和尚道士走一条路一般,青城山这方宝地,佛道两家的宗师都曾看在眼里、痒在心里。
据说唐朝时期,佛教发展迅速,逐渐蔓延到青城山上。道士们一看这还了得,自家的祖庭要被人抢了,于是告状到唐玄宗那里。
玄宗信道,当即下诏,“观还道家,寺依山外”,至今在天师洞还留有玄宗手书 “观还道家”诏书碑文。
自此青城山前山彻底归于道家。
传说归传说,青城山的道观里却供着佛家的观音。
但道士们却不会答应说他们供奉的是观音,在道家,这位“观音”实乃慈航真人。
依照道教的说法,慈航真人乃是原原本本的女真,而佛教的观世音则是从一开始就是男人身修行的。依照《历代神仙通鉴》介绍,慈航真人商朝得道;而佛教的《楞严经》说明,观世音远在恒河沙劫前就已经修成。
慈航道人是道门的慈航道人,观音是佛门的观音,两者殊途不可混谈。
虽然如此,香客们还是把慈航真人当观音来拜。其实也无妨,大家都是劝人向善、有求必应的神仙,有香火一块享用,人间有难一块解救呗。
青城山的景点大都险绝。
从老君台、大赤天一路下来,经过一段险峻的九道拐,一块巨大的石崖阻挡面前,崖上青藤披挂,石缝里渗出的水珠,珍珠一般滴落在石径上。
沿石径攀援而上,崖顶便是朝阳洞,传说远古时期帮助黄帝打败蚩尤的宁封,就是在此修道成仙的,被黄帝封为“五岳丈人”掌管三山五岳。
往前走就看到了掷笔槽,一道天然裂缝从岩顶直达山足,深约百米,古时曾沿绝壁架设木栈道,供人攀援。
传说这里是张天师与鬼兵为誓的地方,他喝令魔王不得为害百姓,朱笔画山,笔迹成槽,留下了奇观。
往下便为青城山最主要的道观——天师洞,古为黄帝祠,隋代名为延庆观,唐代改名常道观,至汉代,天师张陵在此修炼,故称“天师洞”。
洞窟的最上层有个石龛,供奉着隋代雕刻的张天师石像。
登至山顶,则为上清宫,始建于晋代,是青城山里海拔最高的道观。
道观门楼匾额上的“上清宫”三个大字,是蒋介石1940年手书。老君殿供奉太上老君、纯阳祖师和三丰祖师;三清殿供奉三清神像和三清弟子十二金仙;道德堂有楠木板壁,上刻《道德经》全文;文武殿内祀文圣孔子和武圣关羽。
宫内还有麻姑池、鸳鸯井等传说遗迹。不远处有跑马坪、旗杆石,传为明末张献忠起义军练兵遗址。
沿上清宫后面的石级而上,直抵青城峰顶,顶上建有呼应亭,是观赏青城山日出、云海及神灯等自然美景的绝佳位置,也称为观日亭。
同行的一位姑娘一路上都在问我,现在的道士还会不会穿墙术,会不会飞檐走壁。
我也不曾当做笑话,青城山已经这般神秘,在此修炼的道士更是神秘。
当我举起相机想拍下一位道士仙风道骨的模样,不但被他用手挡了镜头,还被他好一通唠叨,难以亲近的样子。
跟另一位道士想探讨些玄妙的话题,话未出口,他已经指着边上的指示牌,上面写着什么什么香多少钱云云。
我没有丝毫编排老道们的意思,只是突然发现,被他们拒之千里之外后,天竟然放晴了,一层层云烟从山脚下升腾上来,聚在山顶形成漫无边际的云海。 忽然怀疑,刚才老道们不愿搭理我,估计是嫌我挡了他们施展法术,要不然这云海怎么到了午饭时间才开场?
谁知道呢,宗教这东西,你信了就是指引你好好活下去的精神力量。若是不信,姑且当作神话故事来玩味吧。
如同这青城山,你来或不来,它就在那里,那些故事和传奇,已经印刻在了这崇山峻岭。
等待的,也就是有缘人吧。
(应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