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里的艺圃
苏州古城西北、阊门附近的小街深巷里藏着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园林——艺圃。夹在两侧略显陈旧的民居中,艺圃的正门和其他世遗园林相比并不显眼。门头悬挂上书“艺圃”二字的牌匾,园名由书法家谭以文题写。
据史料记载,这处宅园最初由明代学宪袁祖庚所建,名为“醉颖堂”,后归文徵明的曾孙、明末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文震孟,改名“药圃”。明亡后,药圃日趋荒芜。清顺治年间,明朝遗臣姜埰得此园,稍加修葺,盖屋数间,改称“敬亭山房”,后来其子姜实节拓建宅园,园名改为“艺圃”。由于历史的变迁,苏州目前保存完好的宅园一体的园林并不多,艺圃是其中一个。
走进艺圃大门,过门厅后便步入一段曲折悠长的巷道,不同季节、不同时段,日光会在此处造成不同的光影效果,让人对前方的景致充满遐想。巷道两侧墙垣上,藤萝蔓生,春有蔷薇,夏有凌霄,那“花枝俏”的美景是不少艺圃“粉丝”年复一年的念想。
到了巷道尽头,眼前是一座砖雕门楼,上面镌刻着“经纶化育”四个字。门楼的北面,隔着一个小天井,便是住宅前厅世纶堂。置于世纶堂显著位置的标牌显示,堂名为文震孟所起。旧时中书省代皇帝草拟诏旨,称为“掌丝纶”,“明时父子或祖孙相继在中书省任职的称为世掌丝纶”。所以,堂名“世纶”有文氏家宅特色。除了世纶堂,如今艺圃内的主要建筑还有东莱草堂、博雅堂、旸谷书堂、香草居、南斋、爱莲窝等,这些厅堂的故事都与后来拥有此园的姜家有关。
艺圃总体布局为东宅西园,园在宅西,园中山水令人心旷神怡。全园以一汪池水为中心,水面集中,其东南及西南两角,各有水湾伸出,并于水口之上各架形制不同的石板桥一座,使水面显得开阔流动。由池东南的石板桥至池南假山脚下,一路南行入山洞后盘旋登山,可至园内最高点朝爽亭,俯瞰全园景色。池西南的曲桥名为“渡香桥”,桥西南通圆洞门内有一个相对独立的芹庐小院,院中有小池,似与院外大池相通,这在苏州园林中属于孤例。小院中散置湖石花木,是园内最为僻静之处。
池北的延光阁是苏州古典园林中现存最大的水榭,目前作为茶室对游人开放。坐在延光阁中,远望池南的假山,山石嶙刚,树木葱郁,给人以奇秀之美、山林之趣。在此处品茗、赏景和三五好友共度美好时光,这是不少“老苏州”喜欢的休闲方式,也是外地游客体验苏式生活的一种途径。更有爱好传统文化的雅士,常在此静心练习书法,临帖、抄经;不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兴趣的人和相关社会团体也都喜欢在艺圃举办文化交流活动。
因为景美人少,不少园林爱好者把艺圃当作自己的心头好,时常要来品读一番。不少新人或是希望将自己的倩影定格于园林美景中的人也把这里当成了最佳拍摄基地,带着大型器材入园长时间拍摄,有时难免给其他游客带来不便。于是,今年3月中旬开始,艺圃管理方推出摄影师网上预约制,以便控制每日进园拍摄人员数量,在满足拍摄者需求的同时,也保证普通游客的正常游览,让大家都能享受自己所喜欢的园林生活。
园林名片
名称:艺圃
地址:苏州市阊门内文衙弄5号园龄: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距今有400多年历史。
面积:约4000平方米。
开放时间:旺季每天7:30-17:00,淡季每天7:30—16:30。
概况:艺圃风格质朴,较多地保存了建园初期的规制,“水木明瑟,庭宇清旷”,具有明代江南园林风貌,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如今向游人开放的艺圃,总体布局为东宅西园。住宅部分位于园东,南北走向,三进院落,分别是世纶堂、东莱草堂和楼厅。园在宅西,建筑、山石绕池而建,取法自然,山水交融,林木葱茏,园景开朗。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