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运河,绵延千里,流淌千年。
盛泽有幸,与其他运河古镇一样,“收获”了运河带来的兴盛与繁荣,更演绎出“日出万绸,衣被天下”的繁华盛景。
运河之水,激荡向前,脉脉不息。
如水的盛泽,亦承载着一代代绸都人的殷殷期许,围绕做大做强纺织主业,传承弘扬丝绸文化,用心用情讲好自己的故事;以全球眼光、世界水准,擦亮“丝绸古镇、纺织名城、面料之都”三张名片,谱写发展新篇。
生产端供给端齐发力,为纺织业发展添动力
在愉快度过了2年多“好日子”之后,盛泽纺织业最近遇到了点“小麻烦”。
“原本已进入旺季,但现在旺季不旺,有些企业甚至停机了。”面对突如其来的PTA原料价格波动等影响,晨龙新升董事长王云松虽有担忧,但并不慌张。
作为一个久经沙场的纺织“老兵”,王云松清楚知道,盛泽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将成为他最坚强的后盾。更何况,企业这两年持续推进转型创新,研发的差别化产品多次成为市场“宠儿”。就拿新近开发的“棉感弹力色织布”来说,已收到美国客户“POLO”35万米订单。这款转型升级的亮点之作,也让晨龙新升站上了价值链的最高端,每米售价20元,是常规产品的近3倍。
同样,福华织造开发的功能性尼龙产品,已成为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中国运动员服装面料。更让人欣喜的是,像晨龙新升、福华织造这样的发展“新常态”,已成为盛泽纺企最生动的写照:时刻保持警醒、居安思危,每一轮低谷、每一次危机,都能“化危为机”,成为快转型、调结构、练内功的机遇期。
这是盛泽人的智慧。这种智慧,源于对丝绸纺织文化的自信,更源于对行业发展的深刻理解。
走进恒力化纤巨大的长丝车间,已看不到以往人头攒动的生产景象,原先重体力的活、难干的活都被机器人替代;在东方盛虹的溶体直纺车间,在智能分配车和智能分道技术的帮助下,化纤丝自动完成分类、称量、识别,并被送入包装车间;在京奕集团织造车间,依赖于总价近8亿元的100多台进口涡流纺,常规纺纱厂30万锭产能需要2000多工人,在这里只需不到200人,生产效能提高十多倍……
用工减少了,成本降低了,效率提高了,产销增长了……在吴江区委常委、盛泽镇党委书记范建龙看来,全镇每年近20亿元的智能化投入,不仅从生产端为盛泽纺织业找到了转型出路,最大限度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和转型动力,更进一步从供给端满足了消费者对生态化、时尚化、功能化面料的需求。
而且,盛泽每年还组织大批企业参加国内外重要展会,在家门口举办江苏(盛泽)纺博会,借助这些行业“风向标”,帮助企业开拓眼界,打开思路,抢占市场。
正因为不断踩准了时代的节拍,今年盛泽纺博会期间,中国服装大会也首次被“吸引”了过来。届时,服装巨头、行业大咖云集面料基地,将为盛泽新一轮发展创造无限可能。
保护生态环境,更反向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风物长宜放眼量。盛泽人清楚,纺织业离不开织造、印染,而这些都与环境密切相关。
面对“今天”与“明天”的抉择,理性与聪慧的盛泽人用“减量”换“提质”,既保护了生态环境,更反向推动了行业发展。
以“取缔无证无照、3年压缩30%喷水织机整治行动”为例,盛泽并不是一味做“减法”,而是因势利导,为整治制定了标准化“菜单”。第一年,用优质淘汰低劣,织机总量减少12%。今年,有奖有罚,其中,优秀企业全部返还、提升企业不奖不减、规范企业少量削减、整治企业全额削减、淘汰企业全部取缔。明年,通过增加排污成本,“自然”淘汰剩余的9%指标。
“讲贡献、有作为、更要有竞争力,否则企业将无法生存。”范建龙说,目标明确,路径明晰,措施明了,这项原本涉及企业切身利益的整治行动,最终“风平浪静”,更在无形中倒逼企业提升了竞争力。
同时,盛泽还立足现有良好的产业基础,鼓励发展无污染、低能耗、产出大的针织、经编。随着购买设备财政贴息、招商引资重点倾斜等相应政策的出台,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让“转型”成为精明企业家的自觉行为。他们献计献策、全力参与,一方面助力盛泽纺织业加快结构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推动全镇环境治理,实现落后产能腾退和空间布局的优化。
“这两年,随着我们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全镇工业经济范围逐步收缩。盛泽纺织业未来发展的主战场将‘转战’纺织循环经济产业园,其中就包括新兴工业区和印染循环经济区。”范建龙说,届时,占地3000多亩的“新战场”将集中盛泽全部30家印染企业,实现准入门槛升级、用地减30%,排放减50%的预期目标。同时,依托行业顶级专家的技术指导,不断做精、做优、做强,办成世界先进、国内一流的纺织循环经济产业园。未来,随着园内织造、印染废水的集中排放、治理,盛泽的环境压力将大幅减轻,并与提档升级的传统产业,加速发展的高新产业一起,合力推动盛泽经济规模质量双提升。
时间是最客观的见证者。事实上,这两年盛泽百姓与客商已深切感受到了身边的变化:蓝天白云、绿水清波,城市环境质量大幅改善。到明年底,“喷水织机三年整治行动”结束后,盛泽的生态环境将进一步优化。
积累“素材”扩大绸都世界影响力
“传承和弘扬丝绸文化,是情怀,更是责任。对盛泽来说,丝绸是绝不能放弃的产业。”范建龙说,无论是全国丝绸龙头华佳的全产业链还是鼎盛享誉全球的高端宋锦,都是绸都靓丽的名片。更何况,盛泽每年丝绸产量达1000万米,这个数字虽无法与年产130亿米的化纤相提并论,但放眼全国,总产能和集聚度依旧独树一帜。
为此,有心的盛泽人在盛泽新城建设之初便谋篇布局,为讲好盛泽故事积累“素材”。
新城的标志性雕塑“巨型蚕茧”,飘动的五彩绸带喜迎八方来客;潜龙渠公园的彩虹桥,钢制的丝绸飘带“钢中带柔”随风舞动;新城内的纵横道路,均以陆上丝绸之路途经的重要城市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命名;始建于1840年、被当地人用来供奉蚕花娘娘嫘祖的先蚕祠,香火越加旺盛……
两年前,盛泽又精心谋划,在已举办了17届的丝绸文化节的基础上,为这个地方性活动加上“旅游”二字,打造中国盛泽丝绸文化旅游节。并借助盛泽纺博会这个影响全国乃至全球的平台,把盛泽丝绸文化推向世界。
最近,盛泽又整体收购华佳丝博园,邀请国际知名建筑设计师米丘领衔,打造一个和绸都相适应的中国东方丝博园;与鼎盛合力打造中华宋锦文化园,放大宋锦“国礼”的全球影响;结合南北贯穿全镇的京杭运河、老街鳞次栉比的庄面,打造以丝绸为主题的圆明小镇……“三驾马车”齐发力,由点及面向世人展示盛泽悠久的蚕桑文明与丝绸文化,让人深入了解和探究绸都盛泽的现实模样。
“历史上,盛泽丝绸沿着运河抵达京城成为贡品,沿着丝绸之路走遍全球成为奢侈品。”范建龙说,如今,搭乘“一带一路”快车,盛泽更要传承、演绎好丝绸文化;结合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写好产业文章,讲好盛泽故事,扩大绸都的世界影响力。
一个窗口管服务、便捷高效,一支队伍管执法、精准有效……如今,随着全国首批强镇扩权试点镇的改革成效日益显现,盛泽将更多的发展红利反哺于民办教育、百姓医疗、社区服务,通过强化管理、提质增效,让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有书读、读好书;让更多新盛泽人有为有位、更有归属感,营造乐居盛泽的良好环境,为讲好盛泽故事添上“幸福、温暖”的一笔。(黄亮)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