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七月,园子里的绿植繁盛,整个城市的文化气息蒸腾在空气中,连呼吸都像在接受熏陶。人多的时候,容易有时空的折叠感,这种感觉在七里山塘尤其明显。
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几百年积攒的气息不会被人的喧闹拽着跑,反而还能反过来滋养你。
七里山塘,就是这样一条稳妥的时空之路。
古圣先哲留下的气息是不会散的,他们浸润着时空,经得起时代更迭。游人如织,个个受着他们的照拂,吃喝玩乐都安心。
山塘人很爱开个旧书店,顺带卖卖古董的。旧书一摞摞给你摆在门口,像周梦蝶当年在明星咖啡馆门口的书摊。店主的选书可见民国逸风,有温瑞安的小说,还有兆明的《围城之后》,前者是当年风靡一时的神州诗社创办者,后者是因模仿钱钟书以假乱真而被钱老告上法庭的奇人。
书摊被一堆佛像包围,佛像身佩各色佛珠,神情庄严,或合掌祈祷或低头看书,是会让人不自觉生出庄严佛圣土这样的心来的。拐进门来,眼前一块匾,上书“上善若水”,下边便摆着一个博古架,上头安置着各方神像、紫砂壶、古玩,不刻意讲究,大家和谐共处,万法归一。
在旧书店消磨了一个下午,转身出门后,看见一家卖糖片的,朴素得让人以为穿越了。店家左手掏出一个透明塑料袋,里头裹着几颗冰糖,右手抽出一张发黄的卡纸,上面画着李时珍先生,大字书着:百草冰含片,“主治鼻炎、咽炎、咽喉炎”。买了一包尝尝,冰霜甜,果然上头。
当时住过山塘的董小宛女士就喜欢研发糖果。她以精白面、白糖、芝麻、饴糖为原料烹制,成品亦是色白微黄,入口易化,甜到上头,人称董糖。那个时候的Candy董是做糖给夫君冒辟疆吃的,心里甜滋滋的估计没把握力度,让后人直呼腻得紧。
苏州才子是擅填饱肚子的,饿了就走进马栋佩烧卖店,买个香菇馅的,个大饱满,糯米粘稠,紧紧裹住香菇,彼此融合,一口下去不见一颗米粒,全化作暖糯的糕。家底殷实的店家是不会克扣百姓的物料的,反而会给你更多,做买卖走的还是一颗厚道的心,不给你缺斤少两磨磨唧唧。
苏州才女是绕不开人间烟火的,作家范小青刚调到省作协时,还兼职在社区担任居委会主任,今天管东家的柴米油盐,明天调节李家的烟火纠纷,热火朝天地书写着姑苏小事。
关于苏州的街道,她有一段文字也十分适合山塘。——
“从前,有一个人在路上走着走着,他就走到苏州小巷这里来了。他站在小巷的这一头,朝着小巷的那一头张望着。噢,这就是苏州小巷呀,是拿光滑灵透的鹅软石砌成起一条很狭窄很狭窄的街来,像古装戏里长长细细的水袖,柔柔的,也有时候有点弯,这弯,就变得很有韵味。叫你一眼望不到边,感觉很深,很深。
他就跟着这种很深的感觉走了。”
到了苏州会客厅山塘必然是要吃面的。
红汤、白汤,宽汤、紧汤,硬面、烂面;重面轻浇、重浇轻面;浇头有现成的:焖肉、爆鱼、爆鳝;也可以现炒,鳝糊、虾仁、腰花;也可以重青、免青。青是切得细细的青蒜末。
雪菜冬笋面、三虾面、卤鸭面、枫镇大肉面、葱油蹄髈面、炒肉面、蟹黄面……一碗碗面随时令扑面而来。
此时此刻最时兴的则是:三虾面。
三虾面只有农历五六月份籽虾上市的时候才供应,不然哪里来新鲜的虾籽、虾脑?
只有虾仁才是一年四季可取。
想想就是极上的鲜美呀!
老苏州的吃法是加姜丝,必须烫过切丝,这样不会太刺激,必须细,不然临时浇上去的醋不可能入味。这可是秘诀。
岭南会馆(现为绣娘品牌旗舰店)近日敞开大门,展出江南织造府的创作。除云锦龙袍外,更有实景展示织造,刺绣的场景。绣娘在粉墙黛瓦前展现讲解苏绣中劈线的技法。
苏绣的要求是严格的,需要心思細膩并且充满灵气,手与眼需要高度一致,行针需要一定的稳重和激情,做到心中有数。边讲解边完成作品则需要高超的技艺,不愧是重现红楼梦中的织造府。(作者:黄婷)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