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明清两朝到今日,山塘街始终是商贾云集,游人如织。
长期的繁华便带来了古建筑的聚集,老宅、古桥在这里就是寻常景致。桃红柳绿之间,有的不只是小桥流水,花石亭台,更多入眼的是蒙在烟雨中的枕河人家,粉墙黛瓦。
用我的脚步丈量苏城的空间数年之后,我觉得这是私心推荐的静思遐想之所。用社会学家的话来说,这样的地方叫城市的第三空间。20 世纪70 年代,美国社会学家雷·奥尔登堡(Ray Oldenburg)从城市及社会研究角度,提出了“第三空间”的概念。他将居住的地方称之为“第一空间”,花大量时间用于工作的地方称为“第二空间”,而“第三空间”则是现代人需要的除了工作生活以外的栖息地。
我们需要一个不同于工作和家庭环境的空间,既是自家客厅的延伸,更是一个舒适的社交之所。
这一点我想无论您是往来的游人、苏州的常驻市民、甚至您恰好就住在山塘,都是需要的。
我们对于空间的崇尚不应留于表面化。那些大量来自于山塘的绚丽图像,构建了一座于游人相机里面的城市,当游人因为这些图像吸引而来,是很难亲自获得这些图像背后的信息的。
譬如说仅仅咔嚓咔嚓按下快门,是很难了解这座江南民居的妙处的。
“春的姹紫嫣红,夏的雨打芭蕉,秋的菊黄蟹肥,冬的金风乍起。”这一切都汇集在江南的玉涵堂。
作为苏州城外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民居建筑,是为江南宅居的典范。
玉涵堂的旧主是出自苏州的帝师——吴一鹏。
吴一鹏,字南夫,名字的出处是庄子的《逍遥游》,取名一鹏,字南夫,是希望他今后要像大鹏展翅,最后这个山塘长大的孩子成了明代正德皇帝的老师。“世家苏之山塘里,自少端重秀颖,游于郡庠,蚤有令誉。”不得不说,山塘出的英才是要比今日穿梭在山塘河里的游船还要多的。
玉涵堂的民间称呼是“阁老厅”,建筑群落为四路五进,“君子于玉比德”,故称玉涵堂。四路五进,基本保持着明代官宦士绅大型宅第的格局。飞檐翘角、假山、水榭、亭台、匾额,对联等苏州古典园林的元素一概不缺,甚至更有韵味。
除主厅玉涵堂的主要结构还是明代留下的,其余都是清代及民国年间的建筑,玉涵堂的建筑规制是要比其他院落房屋高出许多的,面阔三间,进深九架屋,扁作梁架,前为翻轩,柱础为雕花青石鼓墩,墙身勒脚处则是波浪纹雕花砖。两侧山墙贴切磨细方砖,厅前有砖雕门楼。
玉涵堂依傍着山塘河,穿杂在市井间,给世人更多一处静思遐想之所。
当年建筑大师贝聿铭为了设计苏州博物馆,便在苏州古城内寻访考察,来到山塘街,驻足停留了许久,对众人感慨说:“就要这样子的。”
我想,山塘在那一刻也是贝聿铭的“第三空间”了吧。(作者:山轩)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