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苏州研究院大楼效果图。相高新供图
2023年4月,魏桥(苏州)轻量化研究院开业;7月,华为天工实验室在苏州相城高新区揭牌……随着新一批研究院所落地,苏州相城高新区(元和街道)以“智”提“质”,通过推动科教资源与产业变革深度融合,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提升城市创新能级。
“高新区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力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前沿阵地。”相城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元和街道书记朱建荣表示,当前,该区正通过不断推进校地、园企合作,以新技术孵化新产业,以新模式引领新发展,让高校院所成为相城高新区最活跃的创新动能。
打通“产学研用”链条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进度”
“和传统电动轮椅不同,我们的智能康复助行车可以通过内置意图感知算法,判断用户想法,自行判断上下坡或转向,并及时提供动力、阻力和辅助,真正做到车随人动,操作自如。”苏州海熙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张治国一边演示公司新研发的智能康复助行车,一边介绍道。
这是自2022年8月,河海大学苏州研究院产学研合作签约仪式在相城高新区举行后,相城高新区与河海大学苏州研究院开展校地合作,协同促进产学研一体化的生动案例。“我们通过打造‘研究所+公司’的技术服务和产业集群模式,让实验室的科技创新成果从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河海大学苏州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永辉说,截至目前,该院已培育成立7家研究所及1家研究中心,并积极推动注册科技成果转化公司6家,海熙智能医疗正是其中之一。
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以及相城科技领军人才项目支持,海熙智能医疗不仅在智能康复助行车取得进展,针对哮喘、慢肺阻患者研发的哮喘智能辅助给药技术也已实现新突破。“第一代样机有望年内出炉,这项技术也将填补国内技术空白。”海熙智能医疗创始人张治国说。
相城高新区相城高新区科技人才局局长、元和街道党工委委员吴雪华说,作为河海大学苏州研究院的承载地,他们通过支持研究院不断健全产学研协同攻关机制,构建多元集合的创新生态,从而实现河海大学科研优势与苏州的产业环境优势叠加、双向赋能。
河海大学苏州研究院平康路实验基地。相高新供图
校地“双向奔赴” 按下创新生态构建“加速键”
若非阳澄湖蟹好,人生何必住苏州——苏州城北阳澄湖因出产大闸蟹而扬名。近年来,阳澄湖从“养殖湖”整治为“生态湖”,如何治理阳澄湖水,成了相城的环保重点之一。
“在治理阳澄湖中,依托研究院平台,我们也为阳澄湖定向培养小球藻,有效解决了阳澄湖1号水产加工养殖废水资源化利用难题。”河海大学苏州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永辉说。
除了项目支持,2022年4月,河海大学苏州研究院载体启动建设,得知几个核心团队缺乏试验场地时,相城高新还专门将位于平康路7号的厂房改造成“河海大学苏州研究院平康路实验基地”,并在一个多月内,完成设计、整修、改造建设的整个流程,让团队设备及时入驻;此外,相城高新区还高标准建设拎包入住式人才公寓,为研究院的人才团队提供优质房源;发布相城高新区科技领军人才计划,为研究院人才创新创业提供研发办公用房、子女入学等政策扶持……
地方的支持,加快了河海大学苏州研究院的发展步伐。自2022年与苏州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来,河海大学苏州研究院已先后获评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成功申请专利13项,并与19家企事业单位签署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7家高科技企业共建联合研发中心,15家工程行业相关单位共建坝道工程医院苏州分院。
此外,通过创新高效灵活的专硕培养模式,河海大学苏州研究院也形成人才培养与科技成果转化融通发展的新机制,在苏州地区已建设河海大学研究生实践基地33个,累计培养研究生350人次。“相城的青年人才政策十分贴心,为年轻人创造了广阔的发展机遇。如果可以,我希望在元和定居发展,更深刻地感受这座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即将毕业的河海大学苏州研究院研究生金陆雅说。(管乐)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