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家苏州企业产品(服务)获“江苏精品”认证,年度获评数量及获评总量均为全省第一;累计建成光电、新能源、低空经济(无人机)等17个重点产业质量创新联合体,质量强链“苏州模式”成效显著;低空经济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全国首发,多个国家级、省级标准化平台落地;计量事业发展成果亮眼,苏州被誉为“计量之城”;在全国率先开展食品、药品、特种设备领域“六化”建设,安全根基持续稳固;知识产权“八大工程”重磅推出,全面支撑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行药品进口口岸适用全国通关一体化模式……
一项项率先之举、特色成果成为改革创新,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和印证。2024年,苏州市场监管系统聚焦“监管服务双优年”主题,不断提升监管服务能力,在实践中激发市场监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创新举措,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苏州,经营主体数量居全省之首。今年,优化营商环境“苏十条”发布施行,从助企服务网络、一件事一次办、执法检查改革、综合金融服务到结构性减税降费,市场监管奋发作为,将推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发力点落到实处。
登录“苏商通”App,企业备好升级所需的全套申请材料,只需短短几分钟——这是苏州在全省首推的“智慧商事登记帮办导办”改革所带来的便利。今年,苏州市市场监管局联合苏州市大数据局推动服务升级。目前,全市完成“智慧商事登记帮办导办”超万件。
同时,苏州市场监管系统全面深化“六减”行动,让开办餐饮店、企业数据填报等实现“一件事”更高效办理;在全省率先出台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举措,促进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试点经验在全省获得推广。
随着法治监管、信用监管、智慧监管一体化推进,以及涉企经营常见违法风险点清单的发布,企业合规经营有了更好依照;“综合查一次”改革的持续推进,则让检查频次同比下降了40%。更新至5.0版的涉企轻微违法行为“免罚轻罚”清单,执行力度为全省最大。
2024年,提振消费依然是关键词,“放心消费”行动在苏州再掀热潮。市市场监管局联合17个部门开展促消费质量服务专项行动,组织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参与长三角地区异地退换货行动,“吴优数购”“吴优数贷”“吴优数险”“吴优数旅”系列特色服务同步推广。今年,全市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签约商户在全国率先突破12万家;民生领域“铁拳”等专项行动持续开展,21件案件入选国家级、省级典型案例。
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引领和带动,让苏州经营主体内生动能持续增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加巩固。
求“质”向“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以质为擎,“链”接未来。在全省质量工作考核中,苏州已实现“9连A”。
夯实基础强支撑。今年,苏州市场监管系统在全市10条重点产业链、2084家重点企业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全市共有166家企业产品通过“苏州制造”品牌认证,并分批入驻“苏州制造名品中心”。 156家苏州企业产品(服务)获“江苏精品”认证、数量居全省首位。
国家模具质检中心、江苏省集成电路产品质检中心获批在苏州筹建。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技术委员会落地苏州,全市首家省级仪器仪表产业园获批认定。
强化标准促引领。标准化水平是一座城市产业核心竞争力乃至综合实力的体现。目前,全市企事业单位累计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168项,国家、行业标准9800余项,承担国际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和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27个,在全省领先。
其中,《低空5G通信基站建设要求》等6项地方标准发布,填补了国内空白。随着全国塑标委人造革合成革分委会等5个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落户,苏州相关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放眼海外,苏州不断探索国际标准化双边合作新路径,与德国VDE、DKE等相关机构建立了协作机制。
全链保护优布局。作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之一,苏州把知识产权工作深度融入发展战略。今年,制定出台《苏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与促进条例》,完成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城市建设试点一期工作,获全国推广。率先启用知识产权国际服务平台,通过“平台+服务”的运营模式,建立国际高端知识产权服务对接渠道。
成立全国首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必要专利研究中心和光电产业、纳米技术应用产业知识产权与标准协同创新中心,组建全市知识产权维权互助联盟。“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资金”等6项实践在全省推广。今年1至11月,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171.2亿元,位居全省第一。(苏萱)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