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平江路历史街区夜景一角。人民网记者 王继亮摄
“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屋檐洒雨滴,炊烟袅袅起……”仲春时节,沿着石板街,踏进小桥流水、古今辉映的平江路,评弹声徐徐入耳,江南韵味瞬间拉满。
“都说‘不到平江路,就读不懂苏州’,刚来苏州工作一个多月,这不,赶紧来打个卡。”老家山东的李道君打算闲暇时把苏州游个遍。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经济越是发达就越离不开文化的发展,文化繁荣是经济发达的重要体现,苏州也不例外。去年底,苏州市委全会提出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深化人文经济学研究,传承延续城市文脉,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打造全面展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最美窗口”。
非遗传承人吴建华介绍宋锦工序。人民网记者 王继亮摄
文化遗产活态传承
作为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苏州上世纪80年代获评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由此拉开了古城保护和非遗传承的大幕。
近年来,当地秉承“修旧如旧,保存其真”的理念,对文物古迹、居民院落予以修缮,最大限度保留了古城原有旧貌。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苏州古城保护的缩影。临街而立的店铺、碧波荡漾的平江河、古朴典雅的石桥、别有风味的亭台楼阁……与保存完好的南宋《平江图》基本一致,延续了唐宋以来的城坊格局。
昆曲、评弹、缂丝、宋锦、苏绣等诸多非遗荟萃,是这座城市的宝贵财富。
走进吴江区盛泽镇的宋锦文化园,包括国礼、服装、围巾、箱包、手袋在内,各类文创产品琳琅满目。车间内,新产出的宋锦五彩缤纷。“手工织锦一天不过10厘米,十多年前我们研发出符合宋锦传统工艺的提花机,才有了如今宋锦工艺的快速发展。”宋锦文化园负责人吴建华介绍,宋锦起源于宋朝,主产地在苏州,上世纪90年代一度濒临失传。
“我们让宋锦走出博物馆,走进世博会、米兰时装周,散发出了时代的光芒。” 吴建华感慨,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离不开非遗的传承,而非遗的保护关键在人。
“复活”之路异常艰难,技法几乎失传、流传花样不多,只能参照史料和博物馆里的文物去复制……无数次的失败,换来了最终的成功,吴建华也由此获得苏州宋锦“活态保护”第一人的美誉。
与此同时,苏州作为开放大市,对外文化交流频繁,在对外文化推介上久久为功,先后举办过不同形式的国际文化艺术周活动,昆曲、评弹、苏绣、碧螺春茶等苏州非遗持续“扬帆出海”。
非遗传承人展示苏绣技艺。人民网记者 王继亮摄
经济文化两相宜
苏州是大运河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自古即是经济和文化重镇。
昔日“状元乡”,如今“院士城”。苏州自古人才辈出,先后走出了50余名状元,100多名两院院士。市民熊曙光时常带着两个孩子参观修缮一新的苏州状元博物馆和苏州名人馆。“苏州的文化还体现在崇文重教上,这里有各类阅读节、江南文化艺术节,还有大量非遗的‘复活’,都表明了这座城市对文化重视的态度。”他说。
“文化与经济只有紧密结合,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文化发展好的地方,人的素养就高;人的素养高的地方,更容易激发新质生产力。”在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东吴智库研究员、人文社会科学处处长陈一看来,苏州要打造文化强市,就要不断推动经济的文化化和文化的经济化,“不光是过去提出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也要提倡文化搭台唱自己的戏”。
眼下,苏州已在全域开展文化强市建设。姑苏区强化“景区+商圈”互联互通,串珠成链打造创新文旅圈;吴中区加快构建“数字+”“文化+”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吴江区加速打响“最江南”古镇招牌;常熟市推动城市更新“见文又见景、产业大融合”;相城区以文兴产,以文为媒,以文化人。
夜幕降临,市民陈建乘船夜游枫桥和寒山寺,耳边依稀听到古老的钟声,不禁吟诵起那首传唱千年的《枫桥夜泊》,这样的文化盛景让他难以忘怀。陈一建议,“要把苏州的文化建设和市民生活融合在一起,体现出潜移默化的浸润。融入在人们一笑一颦、举手投足之中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